valium online

講章的鋪排

speech-outline  常聽到一般的釋經講道都是先解釋經文,然後順序列出兩、三個經文要點,再引用一些例證,最後從經文中找出數個教訓或應用的原則來。這種按着解經、例證、應用三部曲的講章鋪排,是大多數傳道人在神學院修讀講道課時所學會的(例:大綱A)。這種講章編排的好處是傳道者能有規有矩地依經直說,不失為初學講道者容易掌握的入門方法。

  但這「先解釋、後應用」的講道模式亦有其不足之處,那就是無形中把「應用」視為講章結語時的附加品,誤把信息資訊的傳遞等同了信徒生命的改變,未能把兩者融會貫通在整篇信息之中,以致聽眾在仍未能聽到與他生活相關的資訊時,往往已在講者敍述經文的背景、詮釋的時候便溜失了,轉去了別的台(轉移了視聽當有的注意力)。更不幸的是,若遇上較長的講章,超越了預定的時限,往往被删減的也就是「應用」的部分了。
  一篇有功效的釋經講道是以應用為主導,而「應用」不是講道結語的附加品。講道的本質是應用,它是傳講信息的最終目的,無論說成是生命的改變、更像主基督、順服主或是以行動來榮耀神等,歸納起來,仍是離不開應用的範疇。故此,每篇講章的取向都當以應用為目標,並不是止於陳述講者分析研經的心得或綱領。這不是說講者可以疏忽釋經的步驟,相反地,他要分外地準確解釋經文,更要探索經文的氣勢(thrust)和內嵌在經文中的應用動力,繼而藉着這動力鋪排與聽眾生活相關的信息(例:大綱B)。如是者,講者在鋪排講章時,應用是從講章的楔子便開始,向着預定要達到的目的去發展;宣講信息時,應順着經文的氣勢,按着聽眾的適切需要,隨時帶出生活的應用來,不必等到結語才提出應用。如此經文與應用便能融會貫通在整篇信息之中,聽者可隨着經文的進展領悟到當中相關的應用來。

大綱A:奉獻的動機 可十二41-44
I. 耶穌以寡婦所獻上的兩個小錢為模範
 A. 兩個小錢
  1. 兩個小錢是利未制度下容許的最小奉獻金額
  2. 兩個小錢相等於今日購買兩片麵包的價值
 B. 為何耶穌揀選了她作眾人的奉獻榜樣?
  1. 耶穌所看重的是奉獻者的態度
  2. 「怎樣(how)投錢入庫」不是投入多少(how much)
II. 寡婦明白奉獻的真正動機
 A. 她明白奉獻的動機,是愛主、對準主而作的
 B. 她寧可揀選奉獻的權利,放棄了日用所需
 C. 她相信她整個人及她一切所擁有的都屬於主
 D. 她知道甚麼是真正的敬拜,那是把主放在首位
III. 應用:神如何衡量你的奉獻?
 A. 視乎對你的(經濟的)價值
  • 不是計算多少,乃是付出多少
 B. 視乎你財富的比率
  • 不是數目多少,乃是比率多少
 C. 視乎你奉獻後留下的有多少
  • 不是奉獻多少,乃是留下多少
 D. 視乎你的犧牲程度,非你奉獻的數目
  • 不是錢,乃是精神
大綱B:奉獻的動機 可十二41-44
I. 耶穌以寡婦所獻上的兩個小錢為模範
 A. 兩個小錢
  1. 兩個小錢是利未制度下容許的最小奉獻金額
  2. 兩個小錢相等於今日購買兩片麵包的價值
 B. 為何耶穌揀選了她作眾人的奉獻榜樣 ?
  1 耶穌所看重的是奉獻者的態度
  2 「怎樣(how)投錢入庫」不是投入多少(how much)
II. 寡婦可有三個不奉獻的理由
 A. 「我實在很窮,有此需要。」
  1. 新約時代寡婦的地位卑微
  2. 早期教會(會堂)賙濟寡婦
  3. 寡婦僅有的,她全都獻上
 B. 「我所獻上的微不足道,無補於事。」
  1. 聖殿的宏偉 (十三1)
   • 當時聖殿40呎長 、16呎闊、12呎高
   • 充滿了金器和銀器等
 C. 「領袖的腐敗,吞寡婦的家產!」(十二38-40)
III. 寡婦的奉獻與眾不同
 A. 她的奉獻與當時宗教領袖的奉獻不同 (十二28-40)
  1. 文士是知道最要緊的誡命,但仍是「離神的國不遠」(28-34節)
  2. 文士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們的安, 又喜愛會堂裏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38節)
  3. 文士假意作很長的禱告(40節)
 B. 她的奉獻與當時眾人的奉獻不同 (十二43、44)
  1. 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裏頭
  2. 眾人奉獻那剩下的,無痛、無血、無淚,更談不上犧牲甚麼了
  3. 主從眾人所得的是最末的一部分
 C. 她的奉獻與現今我們的奉獻不同
  1. 今天你為何奉獻?
   • 若政府豁免了免稅的部分,你還會奉獻同等的金額嗎?
   • 若你不再在現有崗位事奉,你仍會維持現時的奉獻金額嗎?
   • 若⋯⋯
IV. 結語:寡婦奉獻的真正動機
 A. 她明白奉獻的動機,是愛主、對準主而作的
 B. 她寧可揀選奉獻的權利,放棄了日用所需
 C. 她相信她整個人及她一切所擁有的都屬於主
 D. 她知道甚麼是真正的敬拜,那是把主放在首位
評點與考量
 1 大綱B是從大綱A增刪而成:加增了中間的兩大點,卻刪去了原有的最後一點。如此,就由一篇「經文分析」加上「應用」的講章轉為一篇以應用為主導的講章。大綱B所加上的第二和第三大點,內容是從搜索經文的上下文而來,察覺出聖經作者記載寡婦奉獻這段故事的目的,繼而順其內嵌的動力,在第三大點結束時讓聽眾反思他們奉獻的因由和心態。
 2 大綱B所列出的每一大、小點標題,並非寫講章的常規和標準,因為以應用為主導的講章不當以經文的內容(如寡婦、文士、兩個小錢等)為標題,而當以聽眾現今情境、現代應用為標題。但因經文是敍事體裁,又是講論奉獻金錢這敏感(甚至是抗拒性)議題,故此我採用歸納法來推展講章,先讓聽眾投入經文,才引出核心信息。
 3 經驗告訴我,當講者進入第二大點與聽眾一起從上下文中找出寡婦可有不奉獻的理由時,他們不其然也會反省一下自己不奉獻的理由。這是敍事文的特色,可讓聽眾投入故事中,因而減低了聽者抗拒的機制。此時,講者可說出以下一段有效的話:「對寡婦來說,雖然有十個理由不該奉獻,但只要有一個理由去奉獻,她就願意奉獻所有。對不願意奉獻的人來說,雖然有十個應當奉獻的理由,但只要有一個不當奉獻的理由,他就可以無動於衷。正因這樣,耶穌就在眾多人的奉獻中,刻意地圈畫出寡婦的奉獻,並叫門徒過來,指出她的奉獻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樣便可歸納這大點而轉折入下一大點──寡婦的奉獻與眾不同。
 4 大綱B顯示整篇講章的編排是以故事來推進,能匹配着經文的神韻(nuances)和語調(tone)。耶穌指出寡婦是眾人奉獻的榜樣時,祂並非明文命令「你們當這樣的奉獻」或吩咐「你們當有這樣的奉獻態度」等,所以講者不宜以命令式語調來宣講或鋪排這篇的講章。
 5 因為大綱B是全以經文的人物和事物作標題,故此,講道開始時必須依賴一個強而有力的楔子來指出這段經文(故事)回答着聽眾切身關注的問題,然後才轉折入經文。因這樣做才會激發聽眾的注意力,讓他們留心聆聽下去。
 6 在宣講時,原有在大綱A的第二大點成為了大綱B的最後一點,更換了它在講章的功能。分析寡婦的奉獻動機(或心態)原是大綱A的精華部分,今轉成了大綱B歸納第一至三大點的結語。如此,大綱A中第二和第三點重複的地方,不致成了累贅和引發聽眾抗拒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