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代禱信
主內「聖言之友」:
最近在加拿大多倫多及美國北加州分別舉辦了哈巴谷書的十步讀經營。這卷書描述一位信仰受困擾的先知在神面前的剖白。雖然他開始時不明白神為何不審判惡人,更使用罪大惡極的迦勒底人作為管教祂百姓的工具,然而,作者最終因信服神的心意,心靈得着釋放。本書的信息特別適用於這個恐怖主義抬頭的時代,世界各處都有極端份子伺機搗亂與破壞,使人活在惶恐不安的日子裏。但「義人必因信得生」──義人必因信存活在地上。
主內「聖言之友」:
最近在加拿大多倫多及美國北加州分別舉辦了哈巴谷書的十步讀經營。這卷書描述一位信仰受困擾的先知在神面前的剖白。雖然他開始時不明白神為何不審判惡人,更使用罪大惡極的迦勒底人作為管教祂百姓的工具,然而,作者最終因信服神的心意,心靈得着釋放。本書的信息特別適用於這個恐怖主義抬頭的時代,世界各處都有極端份子伺機搗亂與破壞,使人活在惶恐不安的日子裏。但「義人必因信得生」──義人必因信存活在地上。
主內「聖言之友」:
十一月8日是美國總統大選日,今年的選舉相信會使很多人舉棋不定,在兩難之間愣住,無所適從。「將積習摔掉」是歐洲十四世紀起始關注的工作,至馬丁路德於十六世紀進行改革運動而達高峯——路德於1517年張貼95條條文於德國威登堡教堂。昔日羅馬天主教曾經是基督信仰的支柱,但因追求權力、財勢以及情慾的滿足,已走到畸形的高潮。而且,濫竽充數的聖職人員與單單維護私利的教會建制,使信仰內容加添很多人意而顯得幼稚,信眾就自然得不到正統的牧養,十分可憐;加上繁文縟節,以及聽不懂的禱文和講道,使信仰僵化而陋習難返,信徒怨聲載道。對改革者而言,要翻轉這種信仰系統和教會文化,使之行在一個合乎聖經而具嶄新信心的軌跡上,是何等艱難!
主內「聖言之友」:
培根曾說:「歷史使人有智慧。」現代人是歷史資產的承繼人,深受歷史文化的影響,承襲了許多過去的傳統與習慣,或好或壞,都難以擺脫。感謝主,「聖言」於過去13年中,舉辦多次「聖地團」及「使徒腳蹤團」,眾多團友都表示獲益良多。適逢明年 (2017年) 是「宗教改革運動」500週年記念 (馬丁路德於1517年張貼95條條文於德國威登堡教堂),「聖言」特別籌辦一次「教會歷史探索團」(分國、粵語兩團),於2017年四月18日至五月1日,暢遊意大利、瑞士與德國三國,主要看初期教會在羅馬如何遭受逼迫,使徒彼得與保羅的殉道史,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在歐洲的歷史進程等。今次隨團講師除了本會正、副會長賴牧師與何牧師之外,還邀得加拿大天道神學院院長區應毓牧師擔任。詳情請參本會網址或致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查詢。
主內「聖言之友」:
一直以來,「聖言」主要事工之一是幫助信徒能進深讀經與研經。在過去多年來,我們曾在加拿大多倫多、卡加利與美國聖荷西等地區舉行三日兩夜的「讀經營」,學員的反應都十分正面。「讀經營」的運作是由講師帶領學員用小組討論方式,使用「十步釋經法」去觀察、解釋與應用經文的信息,達到互相切磋,交流學習的功用。小組討論集中在第1-4步驟:「事實」、「關係」、「結構」與「問題」;然後由講師將第5-8步驟的「解答」、「總意」、「主題」與「原則」,用講道方式表達;最後由學員根據經文的「原則」,討論第9-10步驟的「細節」與「行動」的應用。今年年底,我們將分別三個不同地區主辦讀經營:
主內「聖言之友」:
美國牧者Bill Hybels 近年出版的 Courageous Leadership一書中,討論有效團隊成員的三個要素,分別是「才能」(Competence)、「品格」(Character) 與「默契」(Chemistry)。最近在講述摩西生平系列信息,四堂之中,用一堂討論團隊事奉的重要。團隊事奉中有一種叫「木桶效應」,如同中國傳統式的一種木桶,用多塊木板圍在一起而製成。木桶能盛載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因為無論其他的木板有多長,只要有一塊不達標的短板,水就會從這塊短板的罅隙處瀉出。在團隊中的個別成員,必須不斷提高個別木板的長度 (質素),以致團隊的活力與競爭力亦相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