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經文,不同概念?
倫思學牧師
(聖言特約同工)
有效的講道其一的竅門是每篇信息只傳遞一個核心的概念,而這概念必須承接着經文的氣勢(thrust)演繹出來,才能帶着權威和具說服力。上期我們從約翰福音第十三章看到如何透過煉淨和發展的過程去把神學概念鋪排成為一篇子彈信息。可能讀者會問,是否每一段經文只有一個神學概念?一段經文能有多個不同的概念嗎?今期我們會繼續看約翰福音十三章1-17節,回答以上的問題,從中瞭解如何從經文中挑選出一個神學概念成為核心的信息。
倫思學牧師
(聖言特約同工)
有效的講道其一的竅門是每篇信息只傳遞一個核心的概念,而這概念必須承接着經文的氣勢(thrust)演繹出來,才能帶着權威和具說服力。上期我們從約翰福音第十三章看到如何透過煉淨和發展的過程去把神學概念鋪排成為一篇子彈信息。可能讀者會問,是否每一段經文只有一個神學概念?一段經文能有多個不同的概念嗎?今期我們會繼續看約翰福音十三章1-17節,回答以上的問題,從中瞭解如何從經文中挑選出一個神學概念成為核心的信息。
何崇謙牧師(聖言講道研經學院 副院長兼教務長)
你最盼望甚麼日子快要來臨?是疫情解封、放假旅遊、畢業典禮、結婚、生子、開業、發達嗎? 或者,你不知道要期望甚麼日子來到,生活在漫無 目的中! 對於阿摩司時代的北國以色列而言,「耶和 華的日子」是盼望所在,也是他們的驕傲,因為這日子叫他們想起出埃及被拯救與律法的頒佈。他們相信,雖會有外敵侵擾,上帝仍會垂顧他們,這日 子預示他們會有最後的勝利;因此,「耶和華的日 子」是他們極嚮往的日子。
倫思學牧師
(聖言遘道研經學院特約講師)
講道者,就算是尊重聖經權威的講道者也不例外,若稍不留神就會犯下兩個毛病:其一,所講的「道」是按着經文的次序、綱領,每字每句逐一講解,沒有遺漏。當然這樣講解的策略沒有錯誤,但對聽道者而言,所起的果效不大。這樣的「道」如同朗讀一本釋經書似的,整體的取向與會眾的生命脫節,更因很多時欠缺鮮明統一的信息,令聽眾摸不着頭腦、感到沉悶,無心聽下去。其二,另一毛病是小題大做,把經文次要而零星的事件、人物、觀念或一句片語等,發揮成一篇超越經文作者原意的信息,信息無形中離開了聖經的權威範圍,成了借助經文而發揮講道者自己的「道」。